重庆南岸区:垃圾上“网”,美丽上“岸”

时间:2024-08-26 发布:赛通环卫

      分发传单、开办讲座、上门普及……传统垃圾分类工作聚焦人员宣传发动,往往忽略技术应用对于垃圾分类推广的强劲驱动力。

  这一现象,正在南岸区鸡冠石镇发生改变。

  日前,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已经渗入到鸡冠石镇垃圾分类的全流程,鸡冠石镇也成为南岸区首个将全镇范围的垃圾分类工作接入“141基层智治平台”的镇街。“我们的垃圾分类工作接入平台后,与智能分类回收亭实时联网,强化分类桶管理、视频监控及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基础功能,为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鸡冠石镇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代理队长何俊说。

 

好听 好看 好闻

鸡冠石镇来了一批新的垃圾分类亭

微信图片_20240826115032.jpg

  在鸡冠石镇和平小区7栋的垃圾分类亭可以看到,2米宽的亭子不大,但干净整洁,香气阵阵,五脏俱全。

  “这个智能垃圾分类亭是今年6月底小区改造时建的,原来这个地方只摆放了简单的垃圾分类桶,改成亭子之后,大大提升了小区的‘颜值’。”鸡冠石镇城市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李睿说。  

  在现场可以看到,这个智能垃圾分类亭不仅提供了更细化的垃圾投放选择,还增加了不少智能化功能,其中包括每个垃圾分类亭都安装有两个监控,实时监测垃圾分类情况,站在桶前,3秒钟之内垃圾桶会自动感应进行桶盖的开关闭,解放居民双手,不仅如此,居民还可通过亭中的宣传栏和语音提醒进行全品类垃圾的一站式投递,每次投放完毕后,桶门自动关闭,网端实时监测保证分类亭不会渗漏、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微信图片_20240826115047.jpg

  “除了智能,这款垃圾分类回收亭还有暖心的一面。”李睿说,为了给小区居民营造轻松愉快的垃圾分类氛围,回收亭的音响设备不定时播放具有鸡冠石辨识度的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口头禅,助力群众投得进、分得准、丢得愉悦。除了垃圾桶外,这个回收亭还设置了水箱,外部有洗手池,可有效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微信图片_20240826115053.jpg

  盛夏时节,垃圾箱最受困扰的问题就是异味大,但在鸡冠石镇的智能垃圾回收亭里,这类问题被有效解决。只要走进回收亭就能看到,每个回收亭上方,都安装了白色的和回收亭齐平的通风管道,管道出风口“呼呼”吹着白汽,站在回收亭下能闻到阵阵花果香,这是鸡冠石镇针对“嗅觉”做出的创新改变。

  “我们在回收亭内创新加装了香风除味系统,通过固体香膏和通风管道对回收亭进行24小时除味处理。”固体香膏由垃圾清运人员每两天换一次,夏季气温高,垃圾异味特别大时会加大更换频率。

  “以前这里臭气熏天的,经过这里都要屏住呼吸,住在这附近就更恼火了,我们就跟镇政府反映了情况,自从安了这个除味的设备就再也没有这种问题了。”和平小区的雷成兰奶奶对新建的回收亭特别满意。

 

民呼我应

“数字化+”开启智能垃圾分类新模式

  “智治平台反映,盘龙花园二期b2区垃圾桶冒装,未及时清运,马上派人去现场处理一哈。”在鸡冠石镇镇政府的数字管理中心,一面大屏正实时刷新着各种民生待办事项,这个就是重庆市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

  “我们是全区首个把整个镇域的垃圾分类工作接入‘141基层智治平台’的,只要垃圾处理上有问题,监管员就会进入平台汇报问题,然后开始分级处理。”鸡冠石镇党建办工作人员唐燕说,如果垃圾桶出现满溢,那么相关工作人员会很快通过智能回收亭的摄像头捕捉到信息进行预警、拍照、上传平台,划入民生待办事项,督促处理,在该平台可看到每一项垃圾分类事项都标明了处理流程,并进行结果通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同样,平台不仅监督工作人员处理流程,也会相应监督居民垃圾分类的准确性,通过梳理平台数据,如果发现居民投放错误,监管员也会进一步入户精准宣传,帮助居民深入了解垃圾分类,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微信图片_20240826115100.jpg

  据介绍,这座智能回收亭通过人脸识别、溢满报警、拾荒者识别、区域入侵提醒等功能,助力前端分类投放智能监管,实现垃圾分类监管可视化、风险预警化、问题溯源化。

  这种智能垃圾分类回收亭,鸡冠石镇目前已经建了34个。与过去随随便便放在小区里的垃圾桶不同,这些回收亭都结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根据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物业小区空间规划,不但广泛征询民意,而且量身定制不同类型,或宽或窄,或大或小,或二分类法或四分类法,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分类投放,也让小区景观再次升级。

  鸡冠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助力美丽南岸建设,今年鸡冠石镇从细节入手、向实处着力,新建了1处厨余垃圾接驳点,力争将辖区内所有企业产生的厨余垃圾纳入接驳点,实施二次分类,确保全镇垃圾分好类再出辖区,该厨余垃圾接驳点预计今年内投入使用。 

  据了解,除了鸡冠石镇,还有铜元局街道、涂山镇已经把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纳入了渝快政基层智治平台,南岸区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正在逐步进入“数智化”时代。

上一篇:AI小程序分类到大件垃圾资源利用,两江新区这样推动垃圾分类两网融合 下一篇: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建立减量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