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园林养护注意事项

时间:2024-06-17 发布:赛通环卫

  不知不觉已到六月中旬了,六月份的芒种已过,夏至亦不远矣,这两大气节是植物病虫害的多发时期,杂草也进入到了生长旺季期,在此期间,基本上每一次大雨过后病害和草害就会大肆发生。在这一阶段园林养护工作尤为重要,主要有:

1.浇水

  随着温度的急剧升高和植物的快速生长,对水份的需要量很大,需要及时补充水量,浇透水。要在上午10点左右观察花草树木的叶片情况,判断是否应该浇水,当叶片出现枯萎、下垂、白化、卷叶等症状时,需要避开高温,在晚上和早晨对花草树木进行浇水,如果发现土表以下5-10cm土壤处土壤白化、干旱,应及时浇水,浇水时要多浇,要浇透。

2.施肥

  根据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建议以速效肥和缓释肥结合使用,既能快速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也能长时间维持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植物健康的生长。要注意一下,施肥要少量多次,不可一次施肥过多。

3.修剪

  在雨季将来临之际,可将树冠大,叶密的苗木适当进行疏剪,同时要及时去除根蘖及疯蘖,剪除因刮风下雨而折断等而枯黄的枝叶,维持树型均衡树势。植物花谢后要及时剪除残花,减少营养损失。绿篱及色块要剪除个别长枝条进行局部修整,保证造型轮廓明显,层次分明,提高观赏效果。草坪修剪,10-15天修剪一次,修剪时注意不要有明显的漏剪痕迹,剪下的草屑及时清运,不得堆积在草坪里。

4.排水

  有大雨天气时要注意低洼处的排水工作,应预先挖好排水沟等,防治植物因积水而造成的植物根系腐烂。

5.除草

  高温高湿季节不但有助于植物的生长,杂草在大雨的滋润下也会野蛮疯狂生长,6月份我们面临最多的杂草多是禾本科杂草(叶片长条形,叶脉平行,根系须根系,和草坪草很接近)。禾本科杂草很难用人工拔出,建议喷施选择性除草剂进行防除。

  推荐除草剂:

   1.暖季型草坪除草剂配方:使用卓尔2包加格尔1盖加莎1包,兑水30斤,可喷260平方米左右,绿篱苗木禁用。

   2.苗木绿篱除草剂配方:使用圃乐1套加均合迪2盖加星助1瓶,兑水30斤,可喷260平方米左右,草坪禁用。

   3.麦冬,吉祥草除草剂:使用坪安爱麦盛1套加均合迪盖加星助1瓶,兑水30斤,可喷260平方米左右,其他苗木草坪禁用。

6.春季新栽植苗木的养护

   6月份抓紧时间对春季以及头年秋冬季节移栽的树木进行精心的养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其安全度夏,顺利成活!

    6.1.清除部分萌蘖枝叶:在树木移植之后的一年,树木的枝干上以及根茎部常常会萌发一些萌蘖枝,这些枝叶不仅会消耗苗木自身的一些营养及水分,同时还会造成植物体内的营养截流,使根部吸收的养分和水分无法向树木上端的枝叶运输。所以,本月要对这些新栽植苗木枝干以及根茎部的萌蘖枝进行抹除。所以,从而减少地上部分的营养消耗。

    6.2.搭设遮阴网:搭设遮阳网主要是针对于春季移栽的树木,以及在5~7月份高温时期移栽的树木。该措施主要目的是通过搭设遮阳网来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小气候,从而减少其自身水分的蒸发,为树木根系的恢复争取时间。

    6.3.防风抗倒:新栽苗木应进行紧兜,加固支撑。对因大风或其它原因造成树木倾斜需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复位。

    6.4.浇水以及排水的工作:春夏之交天气变化快,雨天晴天交替,因此春季既要注意防积水,又要注意防干旱。阴雨绵绵时,需避免降雨时因排水不及时,从而引发植物的死亡。连续晴天时,浇水要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浇水原则,不要浇水过于频繁,从而诱发一些病害的发生。

    6.5.施追肥:春季要对新栽苗木成活后马上施追肥一次,以生物有机肥,园林专用型复合肥为主。

    6.6.病虫害的防治:

     6月份是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点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困难时期,用药要全面的,均匀的喷洒,药物种类要交替使用。喷洒时要注意风向,保证安全。

     6.6.1.黄环绢须野螟(俗名小飞蛾):及时修剪小叶女贞或金叶女贞嫩梢,能防止成虫产卵于嫩梢顶端末展开的嫩叶上,杀死初孵幼虫,防止该虫大发生。推荐使用:八方瑞马稀释1000倍药液,选择在傍晚5点左右前后进行施药效果最好。

     6.6.2.红蜘蛛: 樟树,桂花等红蜘蛛预防,需晴天使用:圃安加八方红剑,稀释1000倍液进行预防防止,喷药要均匀,细致,周到,行道树内侧,树顶要喷到位。

     6.6.3.美国白蛾:5月中旬左右已开始孵化,5月末已有部分分散危害。6月上旬将有少部分仍为网幕期,大部分开始分散为害,6月中旬开始进入暴食期,6月下旬,幼虫进入老龄化蛹期。6月上中旬剪除低龄幼虫剪除网幕并销毁,喷施达青600-800倍液,克勿敌,碧箭,轻击等药剂,6月下旬老熟幼虫期和初化蛹期释放周氏啮小蜂进行生物防治。

上一篇:重庆南岸区:六五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来助力 下一篇:重庆日报整版:减污降碳,激活高质量发展“绿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