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对植物的影响和预防补救措施

时间:2022-07-01 发布:赛通环卫

 高温对园林树木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组织和器官的直接伤害--日灼病;另一方面表现为呼吸加速和水分平衡的间接伤害--代谢干扰。

一、日灼又称为日烧。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生理病害。夏季日灼与干旱和高温有关。在强烈日光的直接照射下,由于高温,水分不足,蒸腾作用减弱,致使树体温度难以调节,造成枝干的皮层或果实表面局部温度过高而灼伤,严重者引起局部组织死亡。

高温可造成物理伤害,如焦叶、皮烧等。高温使植物体代谢失调,致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畅,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1.根颈伤害--灼环、颈烧

又称干切。由于太阳的强烈照射。土壤表面温度增高,当地表温度不易向深层土壤传导时,过高的地表温度灼伤幼苗或幼树的根颈形成层,即在根颈处造成一个宽几毫米的环带,称之为灼环。由于高温杀死输导组织和形成层,使幼苗倒伏,以致死亡。一般柏科树种在土壤温度为40℃时就开始受害。幼苗最易发生根颈灼伤且多发生于茎的南向,表现为茎的溃伤或芽的死亡。

2.形成层伤害--皮烧或皮焦

由于树木受强烈的太阳辐射,温度过高引起细胞原生质凝固,破坏新陈代谢,使形成层和树皮组织局部死亡。树皮灼伤与树木的种类、年龄及其位置有关。皮烧多发生在树皮光滑的薄皮成年树上,特别是耐阴树种,树皮呈斑状死亡或片状脱落,给病菌侵入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严重时,树叶干枯、凋落,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3.叶片伤害--叶焦

嫩叶、嫩梢烧焦变褐。由于叶片受到强烈光照下的高温影响,叶脉之间或叶缘变成浅褐或深褐色,或形成星散分布的褪色区、褐色区,边缘很不规则。一些枝条上的叶片差不多都表现出相似的症状。在多数叶片褪色时,整个树冠表现出一种灼伤的干枯景象。

二、高温的间接伤害

高温会导致树木饥饿和失水干化。树木在达到临界高温以后,光合作用开始迅速降低,呼吸作用继续增加,消耗本来可以用于生长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使生长下降。高温引起蒸腾速率的提高,也间接降低了树木的生长和加重了对树木的伤害。干热风的袭击和干旱期的延长、蒸腾失水过多、根系吸水量减少,造成叶片萎蔫,气孔关闭,光合速率进一步降低。当叶子或嫩梢干化到临界水平时,可能导致叶片或新梢枯死或全树死亡。 

三、高温危害的常用防治措施

(1)选择耐高温、抗性强的树种或品种栽植。

(2)在树木移栽前加强抗性锻炼,如逐步疏开树冠和庇萌树,以便适应新的环境。

(3)移栽时尽量保留比较完整的根系,使土壤与根系紧密接触,以便顺利吸水。

(4)树干涂白可以反射阳光,缓和树皮温度的剧变,对减轻日灼和冻害有明显的作用。此外,树干缠保湿带、涂泥及培土等也可防止日灼。花灌木常用苇帘、遮阳网等进行防晒降温处理。将易日灼的苗木间种在大树行间,可减轻日灼危害,促进苗木生长。

(5)合理整整形修剪。可适当降低主干高度,多留辅养枝,避免枝、干的光秃和裸露。在需要去头或重剪的情况下,分2~3年进行,避免一次透光太多,否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在需要提高主干高度时,应有计划地保留一些弱小枝条自我遮阴,以后再分批修除。

(6)加强综合管理,能促进根系生长,改善树体状况,增强抗性。生长季要特别防止干旱,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叶片损伤。防治病虫危害。合理施用化肥,特别是增施钾肥。必要时还可给树冠喷水或喷禾林道抗蒸腾剂。

(7)加强受害树木的管理。对已经遭受伤害的树木应进行审慎的修剪,去掉受害枯死的枝叶。皮焦区域应进行修整、消毒、涂抹禾林道愈伤膏,必要时还应进行桥接或靠接修补。适时灌溉和合理施肥,特别是增施钾肥,有助于树木生活力的恢复。

(8)推荐防治措施:保持土壤疏松透气,定期松土或使用禾林道金免深耕疏松土壤,使用生物菌肥和有机肥,补充土壤肥力;新移栽或移栽3年以内的树木定期使用根多苗壮壮根,树体输液,让植物健壮生长,提高抗逆性,有效降低高温带来的伤害。夏季喷施抑制蒸腾剂或遮阴,树干保湿或涂白,雨后及时排水。

上一篇:公路绿化养护 下一篇:市政园林的时令花卉如何养护?